關節修復新革命! 幹細胞治療讓關節退化不再是命運

關節修復新革命! 幹細胞治療讓關節退化不再是命運

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退化性關節炎造成的膝蓋痛成為民眾日常生活中的一大困擾,膝蓋痛、上下樓不適、行走卡卡等症狀,不僅影響生活品質,也限制了活動自由。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大約有350萬人口患有退化性關節炎,且年齡逐漸下滑,關節痛已經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除了傳統止痛藥物與玻尿酸注射外,近年來再生醫學中的 ADSC脂肪幹細胞 技術,受到臨床與研究的高度關注,成為關節修復潛在的新選擇。

什麼是ADSC?

ADSC(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即自體脂肪來源的間質幹細胞,具備免疫調節與修復潛力,廣泛應用於再生醫學領域。目前於特定醫療機構中,依據衛福部特管辦法核可,可合法施行自費性療程。這類細胞具有以下潛在功能:

  • ✳️ 分化潛力:可發展成支持關節功能的細胞類型,如軟骨細胞

  • ✳️ 免疫調節:有機會協助改善慢性發炎反應

  • ✳️ 分泌修復因子:釋放支持組織微環境穩定的訊號分子

adsc幹細胞

 

ADSC療法與傳統治療方式比較

治療方式 原理與作法 特點
止痛藥(NSAIDs) 抑制發炎反應,暫時減輕疼痛 短期有效,但無修復作用,長期服用可能增加身體負擔
玻尿酸注射 提供潤滑作用,暫時穩定關節腔環境 效果短暫約6個月,需多次注射
PRP治療 自體血小板濃縮注射,促進修復反應 適用於早期退化,生長因子效果不一
手術換關節 更換人工關節,重建機械支撐功能 侵入性高,恢復期長,使用年限約15年
ADSC幹細胞 利用自體脂肪萃取幹細胞,注射回關節內,支持修復與調節反應 微創、具潛在修復機制,需經醫師指示
 
從比較中可看出,ADSC幹細胞治療雖非萬靈丹,但具備「自體、安全、微創、根本治療」等優勢,成為許多民眾探索中的關節健康選項。

ADSC幹細胞治療流程

合法施行ADSC幹細胞治療的流程,大致包含以下步驟:

1. 術前諮詢與評估

由合格醫療機構的專科醫師評估關節退化程度與整體健康狀況,確認是否適合進行此療法。

2. 脂肪採集

透過局部麻醉,從腹部或大腿部位抽取少量自體脂肪 (約5-20g),傷口大小約3-6公分,通常術後休息一個小時即可當天返家。

3. 幹細胞分離處理

由具備特管辦法資格的實驗室,在合規條件下進行幹細胞純化、培養、放大與品質控管。

4. 回輸注射

幹細胞培養完成後,由醫師將幹細胞製劑注射至關節腔內,過程通常在門診即可完成。

5. 術後追蹤與評估

回輸後通常可當日返家,後續由醫師安排定期評估療程反應與生活調整建議。

📌 本療法屬衛福部特管辦法核可之自費項目,需於通過核准的醫療機構施行,並由醫師進行個別化判斷。

合法施行機構與現況

在台灣,ADSC等幹細胞相關應用,僅可依據《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辦法」)進行。

已獲得衛生福利部核准施行自體脂肪來源幹細胞技術之合法醫療機構包括:

🔹 聯新國際醫院 
🔹 秀傳醫療社團法人 秀傳紀念醫院

民眾如有興趣,建議先至衛生福利部細胞治療技術資訊專區,查找政府核可醫療機構與合格專科醫師進行個別化評估與評估

影片介紹:專業醫師解析再生醫學觀點

在民視《醫學大聯盟》節目中,邀請兩位專業醫師──林頌凱 醫師 與 胡名賢 醫師,介紹再生醫學與幹細胞治療於關節照護中的角色。

節目內容包含:

  • ADSC適合介入的時機

  • ADSC治療的流程

  • ADSC治療為政府把關的合法治療

🔎 節目影片僅供衛教參考,實際治療仍須由專業醫師提供診斷與建議。

常見問題 FAQ

Q:ADSC幹細胞治療適合哪些人?
A:需由醫師評估是否為合適對象,通常應用於膝蓋關節退化者,並非所有患者皆適用。

Q:是否可取代人工關節手術?
A:ADSC療法主要提供另一項治療選擇,並非完全取代,仍需視病況而定。

Q:是否會有副作用或排斥?
A:此技術為使用自體細胞,原則上排斥風險較低,仍需接受醫師完整說明與風險告知。

大江基因關注再生醫學應用

大江基因 持續投入再生醫學與精準健康領域之發展,致力於推廣幹細胞與基因相關科普知識,並支持合法醫療應用資訊透明化。我們鼓勵民眾透過正規醫療機構獲得專業評估與建議,提升對健康的理解與掌握。

免責聲明

本頁面內容僅供健康教育與醫學資訊分享之用,非屬醫療建議或療效保證。文中所述ADSC療法為依據《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核可之 自費療程,僅限於經衛福部核准之醫療機構執行。是否適合療程應由專業醫師依個人病情進行評估。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